优塔考研书法基础学习的专业性_法帖_方法_字帖

原标题:优塔考研|书法基础学习的专业性

一、 建立书法学习的专业性认知

通常,学习书法,会找本名家的法帖,在家里摆上文房四宝,翻开字帖,就开始临摹了,看一笔,写一笔。临摹好不好的标准,就是看看自己写的字与字帖里的字形和点画像不像,若是有几分像,就觉得欣然了。不少老师,指导学生书,也是以与字帖像不像为标准。依样画葫芦,以像不像为标准来学习书法,我认为不是很好的方法。这样有可能会长时间停留在书法的皮相上,很难掌握书法的审美与技法内核。

即便是业余学习书法,要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求。这里所说的专业性,并非是大学的书法专业。专业性,应该体现为一套良好的学习体系,包括专业的心态和精神、专业的审美和评价、专业的实践方法等。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专业的心态和精神,是大前提。我在不少地方上过书法课,有书法班、国画班、大学书画专业班级、业余书画班等,遇到过各色学生。大致来说,对待书法的学习比较精进的,比学个大概题题跋的要好;有长远书法理想的,比学一两招参赛的要好。

专业的审美和评价,是实践的方向。要通读中国纵深的书法历史,以古为师,从古代经典中摸索并形成一套审美和评价体系,以历史的标准看待当下,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不至于被流风和展览赛事牵着鼻子走,不至于遇到不同的老师出现相左的说法时,心里打鼓,甚至迷失方向。

专业的实践方法,可以让学习者少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不走弯路少走弯路,绝不是投机取巧。再好的学习方法,也需要安安静静耐耐心心地去体会,没有体会,就不会

有能力的积累。

二、 基础书法学习的专业性的具体体现

书法的学习,在具体实践中,要两条腿协调行进。一条腿是读帖,另一条腿是书写实践。能否很好地解读法帖,直接决定着学习的成效。如果是看一笔写一笔,跟着特征描摹,就不是很好的读帖方法。

专业的读帖视角,应是大家能看到的,你能看到;你还能看到比一般的停留在表面学习的,要深一层再深一层再深一层,且还能结合自身已有的能力,提炼内在基本关系要素,摆成上下台阶,分个先后顺序,循序渐进。

我们所看到的法帖,都是书家的代表作,最高水平的展示,是山体的峰顶,而实际上,我们还要从山脚下开始找台阶;我们所看到的法帖,好比贝多芬高难度高水平的钢琴曲代表作,而我们可能还要从基本音阶和双手的协调开始做起。但我们学书法,却往往忽略山脚直奔山顶,忽略钢琴的基本练习直奔交响乐。

对于初学者而言,养成相对合理的书写习惯、方法和动作,可以增加书写的持续性,更好地还原古人的书写过程,从而更快地登堂入室。比如,很多人执笔很紧,手指手腕过紧,一定会影响到笔锋敏感性。

再比如坐姿,趴着、斜着、左手托着右手、右肩提得很高等,都是为了找到一个书写的支点,固然也能写好字;但如果坐正、散开怀抱、放松让身体的重心和支点落在腰上,左右手解放出来,保持平衡,也许会让书写过程流畅自如惬意,岂不更好?作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体育课推铅球,如果动作协调到位,一定会让你的球球推得更远。

三、 书法专业性的系统架构

专业的书法学习,不只是写写字,应有一个系统的知识和能力架构。书法是中国雅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古诗文的学习必不可少,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相关的历史知识。

文史知识的学习,也是不能偷懒的,否则很容易闹笑话。再有,不能学颜体就写颜体,要探究颜体是怎么来的怎么形成的,要知道下笔的历史坐标,才能知道这一笔是合理的还是乱来的,所以,书法史论的学习尤为重要,这样就不会按现

在楷书的样子来写隶书。

在当下,书法当然地在艺术圈里与其它艺术门类左邻右舍,以美术学院为代表的艺术教育,就形成了一个大美术氛围和概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借鉴大美术的视角,对于看清书法的纯粹性更有帮助。广涉中西方艺术史论,可以辩证地看清中国古代经典的地位。

专业的书法学习,应有广阔的书法视野,不应局限于某家某体。各种法帖,广览深触,书画金石兼修,可以让笔底锋端更为丰富。

专业的书法学习,还应有对传统的认知和传统书法的认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传统不是守旧,是传而统之,任何今天的经典,都可能成为明日的传统,当下就是传统的一部分。传统就好比长江,从唐古拉山到吴淞口,每个时代都有各自时代的经典,汇入到主干流,浩浩荡荡,奔流入海。离开历史文化的本体,狂妄地反传统,片面地求创新,很容易很吃力还不讨好。

专业的书法学习,要有学颜似颜、学米似米的能力,但又不能局限于颜米之面。纵深的历史长河中,一定有“用笔千古不易”的本体规律和共性,努力找到她,来支撑和书写自己的情怀和个性。

谨此粗浅管见,求教于过眼此页诸方家。

周峰,1977年生,台州玉环人,艺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讲师。2003年7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获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职。2010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作品《滕王阁序》荣获优秀奖(最高)。2016年6月获博士学位, 导师陈大中教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