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近年来,全国考研人数不断攀升,2021年达到了377万,预计2022年将会突破400万。随着报考人数增加,考研的压力和难度也不断加大。临近考试,考研学子现在心态如何?如何备考最高效?本期《教育非常说》,一起走近最后冲刺阶段的“考研族”。
为何考研?
“考研热”从何而来?
为什么选择考研?身在其中之人的回答虽然看法不一,但原因大同小异。
早上6点半,山东师范大学的校园里,图书馆门口、教室走廊……考研人便早已“各就各位”,最后的冲刺阶段,宁静的校园里弥漫着紧张的复习气氛。
记者随机采访了该校几名考研大学生。
王亮(化名)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原因:学术追求。
他的目的很简单——想去更高的平台继续深造,并且在他看来,考研的过程虽然辛苦却也很享受。“这个迎难而上的过程中,我可以证明自己,还可以磨炼自己的品质
,这都是超出成绩的收获。”
张梅(化名)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原因:没有准备好就业。
她最初选择考研的原因是不想过早的踏入社会,还没有做好迎接工作的准备。但持续备考的过程中,她逐渐发现,考研对她来说是另一种挑战。“十余年求学生涯,考研对我来说,是更乐于接受的挑战。”
刘莉(化名)音乐学院,考研原因:提升能力,获得更多优势。
她觉得,从目前的就业现状来看,研究生有更好的职业前景,“作为一名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我非常珍惜大学的学习经历,四年的时间感觉还不够,我想给自己的能力和简历都再加加码!”
在采访过程中,不难发现,有的人考研为了追求专业上的更高造诣,完善自我,或者是弥补本科没有前往理想学府的遗憾;有的人考研是为了获得更有力的竞争,从而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还有的人,则是在迷茫中选择了考研……
而对于“考研热”的深层原因,山东师范大学国家一级职业指导师褚庆成表示,现在家庭物质条件普遍都提升了,大学生们有了物质保障,毕业后的就业紧迫感也就小了。很多人开始有时间有精力去追求学业上的提升,便选择考研继续学习深造。就个人来讲,当下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标准不断提升,对学历和能力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这也引导了大学生们根据社会的需求来调整自己成长目标和期望值。
备考之路犹如“二次高考”
“过来人”:最后时刻拼心态
“早晨6点起床,简单吃过早饭就去学习,直到晚上10点半甚至更晚才回宿舍就寝。” 一位考研人说起自己的复习备考过程,感觉就像经历第二次高考,有时候会有一些失落,非常的紧张,压力也很大。枯燥机械的复习备考让人有些疲惫,难免会有“心态崩了”的时候。
对此,几位“上岸者”告诉记者,考研前期拼的是努力,后期则拼的是心态。
李珊(化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一年级。
“回想当年备考到后半程时,状态不太好,心理也出了问题,总是喜欢去和别人比较,还影响了自己的复习进度。”后来,辅导员及时给了她建议,“那时候自己蓬头垢面心情差,但他说,我在阳光下学习的样
子特别漂亮,我觉得那是我到现在为止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也鼓励着我,接着继续背书,继续坚持考研。”她说:“不要去想自己会不会成功,因为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决定不了的,自己能决定的就是努力。”
丁俊(化名),语言学及应
用语言学研究生一年级
作为一名跨专业考研“上岸者”,并且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返回校园,他坦言,当时的压力很大,并建议在备考最后的复习阶段,一定要放平心态,持之以恒。“如果选定目标就不要放弃,要有计划,把你要做的事情分配协调好,这样的话离成功才能更近。”
最后冲刺如何有效备考?
掌握这几点很重要
考研已经进入到最后冲刺阶段,该如何有效备考呢?山东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李晨露平日里经常与学生们交流考研话题。她表示,考研不但要学会调节压力,更重要是把握好备考节奏,因为很多考试内容其实很大程度上需要日常积累,比如政治和英语的学习,不要总想着最后去突击。剩下一个月时间,可以试着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适应考试期间的作息安排,让自己提早进入到考研当天的生物钟去,这样更有助于临场发挥。
褚庆成分享经验说,剩下不到一个月时间,可以先把各个科目的知识要点梳理复习一下,查缺补漏。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再找找报考学校出的历年真题以及导师团队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多加学习了解,为考场上取得好成绩增加一份保障。( 文字:迟佳 视频:孙悦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