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发出后,不少网友义愤填膺,称这些学生考上了研究生却不入学,浪费了招生名额,对其他考生不公。
9月21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相关专业已经无法进行补录,但是学校会尊重这些考生的选择。
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
9月19日,中国政法大学发布了《关于陆某某等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的公示》。
公示中写明,该校2022级研究生新生应该在2022年8月28日-29日入学报到。《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新生因故不能按期入学的,应当于报到日前以书面形式请假,并附相关证明。对于未请假、请假未获批准或者请假逾期不报到的,学校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该公示中,32名未按时报到入学研究生的姓名、专业被公开。其中,内地硕士研究生15名,内地博士生7名,港澳台地区研究生4名,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6名。从专业来看,商学院人数最多,仅工商管理专业就有7人弃学;其他人涉及到法律硕士学院、法学院、数据法治研究院、国际法学院等多个学院。
这则公示引起热议。有网友说,32个求学机会,就这么被这32个人给浪费了;也有网友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的权利,这些学生没有做错什么。
校方称已无法补录
这些考生为何弃学?他们空出来的名额,还能补录其他考生吗?
就这些疑问,21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联系了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一位工作人员陈老师(化姓)。陈老师称,这些考生大多因个人原因弃学,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目前,因录取工作早已结束,已经没有办法进行替补录取。
“在录取程序完成之前,可能还有递补录取的希望,但是现在程序早已走完,基本没可能再补录了。”陈老师告诉记者,这些学生都是经过正常程序录取的,可能因为个人原因或者其它变故造成弃学,具体原因不便公开。在学生不来报到的情况下,学校只能尊重其个人的意愿。
“其实我们也不希望他们放弃,这相当于浪费了我们学校的名额,他们也确实占用了其他考生的机会。”陈老师说,这种情况并不是每年都有,今年工商管理专业弃学的人较多,也有可能是因为学费较高,每年好几万元。
陈老师称,学校作出公示是非常慎重的。每个弃学的学生,经过学校再三确认,手写签字放弃入学的申请表,提交相关材料走正规程序之后,才最终确认其放弃读研究生的资格。“学校不会随随便便剥夺哪个学生入学的资格和权利。”
研究生“录而不读”现象连续多年出现
早在2019年10月25日,苏州大学研究生院就曾发布公告,该校68名2019级研究生因未按学校规定办理入学手续,经学校审议,对他们作自
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
2020年10月7日,太原理工大学发布消息称,该校49名研究生逾期两周未履行报到手续,视为放弃入学资格,不予注册教育部电子学籍。
2021年9月16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公告,宣布拟取消38名2021级研究生入学资格。
据中国之声报道,多所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和教授表示,找到工作、出国留学是学生放弃入学资格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被调剂到非全日制,也是原因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英剑则指出,“复试名额只限比例不看报考人数,挤压可补录生源”“将无法录取的学生的复试成绩定为不合格,阻碍调剂或补录”等,也是现存的漏洞。
另据法治日报消息,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黄捷表示,“‘录而不读’原因诸多,虽然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但这种行为不仅危害到高校的招生秩序,还会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